预防冻疮应该怎么做才好

气温下降、环境潮湿是导致冻疮的常见因素,尤其是温带气候地区更容易发生冻疮。而户外作业的人群则更容易受到冻疮的影响。那么在冬季应该如何有效正确地预防冻疮呢?下面将告诉大家预防冻疮的正确方法。

冻疮是什么?

冻疮常见于冬季,是由于寒冷潮湿导致的一种局部皮肤炎症损害。通常伴有明显的瘙痒,在温暖环境中痒感会更加明显。

病程缓慢,可持续数个月之久,常常要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才能痊愈,但下一个冬天很可能会复发。

冻疮一般是怎么形成的?

1. 形成部位

冻疮通常在末梢循环不良的部位发生,如手指、手背、面部、足背、脚趾头、足缘、足跟和耳廓等。

常常对称分布,也可以单侧出现。局部出现冻疮意味着这个部位的血液循环不佳,是身体较为脆弱的地方。

2. 冻疮的表现

冻疮常常表现为局部暗紫红色的、隆起的水肿性红斑,与正常皮肤的分界不太清楚,边缘发红,表面肿胀,摸起来不算硬。

按压后可以看到它会褪色,就好像把皮下的血液挤开了一样,松手后又逐渐变回原来红肿的样子。

如何预防冻疮?

以下是具体措施:

1. 穿防寒服。户外衣着应保暖、不透风,且合身舒适。鞋袜不要过紧。使用手套、口罩、耳罩和帽子等保护体表末梢部位。

2. 防潮湿。保持衣物和鞋袜干燥,湿润时及时更换。每晚将衣物、鞋袜和鞋垫晾晒至干燥。

3. 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在严寒环境中,适量活动以防止冻疮。在风速较大和潮湿地区工作时尤其要注意。

4. 注意饮食。在户外长时间工作时,应摄入高热量食物,两餐之间的进食间隔不应超过5小时。食物要保持热食热饮,但不宜饮酒,以免扩张血管,使体热过快散发。

冬季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宜早起晚归。进入室内后不要立即用热水洗脸,应先用冷水敷面,逐渐增加水温以使皮肤适应。另外,俗话说“寒从脚底生”。为了提高对寒冷的耐受力,每晚坚持用温水洗脚,擦干后按摩双脚穴位,搓揉脚心,促进血液循环。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