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什么食物能够拯救在烈日下煎熬的灵魂,那一定是凉粉、凉面、凉皮……这些「凉」字辈的食物。既开胃又凉爽,减轻大家的不适,赢得很多人的喜爱。
不过,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吃了真的能「解暑」吗?吃了好不好,到底该怎么吃?我们一起看看。
营养倒数第一名:凉粉
若论营养价值最低,当属凉粉类小吃。
凉粉的制作过程是用水从各种食物(小麦、豌豆、红薯......)中洗出纯淀粉,加热水变成淀粉糊,冷却成冻后就变成了凉粉。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显示,每100克调好味的凉粉含有11.3克淀粉,但只含有0.3克蛋白质。
正常的成年人每天大约需要摄入60克蛋白质,平均每餐要摄入20克,而一顿由半斤凉粉或粉皮组成的餐虽然吃起来感觉很饱很满足,但却连1克蛋白质都没能摄入。
此外,在洗淀粉的过程中,蛋白质、可溶性B族维生素以及钾等矿物质会严重损失。
没错,凉粉的营养成分非常单一。
营养倒数第二名:凉皮
接下来是凉皮、米豆腐、肠粉等小吃。这些小吃经过上锅蒸或烙制而成。
由于凉皮中一般会添加一些面筋,所以蛋白质含量比凉粉要高一些,约为4.4%,但在加工过程中B族维生素同样严重损失。
吃一大碗凉皮(半斤),只能得到10克蛋白质,距离一餐所需的20克还差一半,而且面筋中的蛋白质并不是优质蛋白质,与人体的营养需求不相符。
凉皮的营养价值也不是很理想。
凉面稍胜一筹,但远远不够
最后是凉面类小吃。100克凉面中含有蛋白质4.8%,略高于凉皮的含量。凉面实际上就是放凉的面条,但具有以下特点:
煮面和凉水冷却的过程中会损失很多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为了让凉面更有嚼劲,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加入碱,导致剩余的B族维生素更少;
凉面不需要洗面筋,所以蛋白质含量比凉皮稍高一些,大约为4.8%。
需要提醒的是,广受欢迎的韩式凉面在制作时会加入淀粉,营养价值不如中国传统的杂豆面条和绿豆面条。
相比其他凉字辈的小吃,凉面的营养价值还算不错。
「凉」字辈食物的营养问题
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这些食物的优点是口感凉爽,但缺点也很明显:
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淀粉);
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
B族维生素、钾等矿物质损失严重。
如果夏天每顿饭都以吃这些凉的食物为主,其他食物摄入过少,很容易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
虽然有点夸张,但吃这些小吃,特别是吃凉粉这种纯淀粉小吃,从营养成分上来说,确实和吃白糖差不多。
然而,淀粉和白糖还是有一些不同的:
白糖是纯粹的糖,食用后很快被吸收,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对糖尿病患者和减肥者特别不利;
淀粉是各类主食的主要成分,需要通过肠胃消化后才能被吸收,升糖速度比白糖慢,并且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那么问题来了......
「凉」字辈食物应该怎么吃?
只要吃法合理,这些清凉小吃也可以变得健康,这里有 3 个建议:
1、尽量少吃,不要过于频繁食用;
2、将它们作为一餐的主食,而不是只吃这一类食物;
3、搭配蔬菜、肉类、蛋类或奶类食物一起食用。
比如,在吃凉粉、凉皮、凉面时,可以多加一些麻酱汁、大量蔬菜,再加上鸡蛋、豆腐丝、鸡丝或酱牛肉等。
然而,即使有这些方法使其更健康,减肥的人、糖尿病患者和营养不良者还是应该尽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