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的特征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能由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那么呼吸衰竭有什么特点及分类呢?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分类:

一、按动脉血气分:

1、Ⅰ型呼吸衰竭:缺氧无CO2潴留,或伴CO2降低(Ⅰ型)。出现在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中。氧疗是其指征。

2、Ⅱ型呼吸衰竭:缺氧伴CO2潴留(Ⅱ型)。是由于肺泡通气不足导致的缺氧和CO2潴留。单纯通气不足时,缺氧和CO2的潴留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有换气功能损害,则缺氧更为严重。此时需要增加肺泡通气量,必要时进行氧疗。

二、按病程分: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突发原因引起的呼吸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例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导致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如果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慢性呼吸衰竭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呼吸功能逐渐损害加重,虽有缺氧或CO2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继续进行日常活动。

三、按病因分:

1、泵衰竭:由于呼吸驱动力不足(呼吸运动中枢)或呼吸运动受限(周围神经麻痹、呼吸肌疲劳、胸廓畸形)引起的呼吸衰竭称为泵衰竭。

2、肺衰竭:由于气道阻塞、肺组织病变和肺血管病变所致的呼吸衰竭称为肺衰竭。

关于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在上文已经介绍了很多。在面对这样的疾病时,我们需要事先了解一些具体的临床知识,并分析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和表现形式。为了防止呼吸衰竭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希望小编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