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提高免疫力吗?

运动的好处很多,除了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强壮骨骼、增强心肺功能,科学有效的运动方法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防止疾病入侵。冬季寒冷是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尤其需要注意。

运动强度要适中

中等强度的运动对提高人的免疫功能的作用最大,特别是长期规律的运动,能更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

判断运动强度的方法可以是通过主观感觉自己的疲劳程度“稍费力”为标准,或者通过测算心率来判断运动强度。

建议将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到80%之间(最大心率=220-年龄)。如果在运动过程中不方便监测心率,也可以根据自身感觉控制运动强度。

适宜的中等强度运动是感觉微微出汗,呼吸加快但仍可简短对话,但不能交谈或唱歌。

判断是否运动过量,可以从运动当下的自身感受开始判断,另外,如果在运动后的次日起床时感觉身体依然疲劳、酸痛、乏力等,那也可以判断是运动过量导致的。

运动时长要恰当

适宜的运动持续时间是20至90分钟之间。运动时间过短对免疫系统和心肺系统的刺激不足,而一次运动时间过长则会引起过度疲劳,不利于运动后疲劳的消除和身体机能的恢复。

此外,不要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确保在下一次运动前有充足的休息并消除上次运动后的疲劳,每周还要合理安排至少一到两天的休息日。

运动类型要选择适合的

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增强免疫功能。

年轻人可以选择大肌群力量训练,例如蹲起练习、腹背肌力量训练等方式,加强下肢肌群、臀肌和腰背肌的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力,还可以提高腰背肌功能,预防因久坐引起的颈腰劳损。

中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度强度的太极拳、广场舞、快步走等有氧运动。

建议每周进行3天的力量锻炼,但每次不超过1个小时,重量以自己能重复8-12次为宜。另外,力量训练后可以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注意事项

心脑血管病患者和关节有伤病的人,在运动中应注意安全原则,根据自己的情况循序渐进。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同时监测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同时还需注意正确的动作模式,避免因动作错误或发力不准确而导致运动损伤。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