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脑瘫最明显的特征

小儿脑瘫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发生在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其主要特征包括中枢性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及反射异常。小儿脑瘫的出生对家庭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也会带来许多不便,严重的患者甚至无法自理。那么,是否有任何药物可以治疗脑瘫呢?

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脑瘫的方法包括脑神经营养药和肌肉松弛剂等。然而,药物治疗主要是在必要时使用,并不能替代功能性训练。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已经证明了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痉挛治疗方法。通常注射后的痉挛缓解效果可以持续3~8个月,此时应当及时开展个体化的综合性治疗,如功能性肌力训练、软组织拉伸、佩带矫形器等,充分发挥肌张力减退带来的康复机遇。在注射后的4~6个月,痉挛会逐渐复发,但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通常不会消失,只需在必要时再次注射即可。

口服或注射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脑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药和活血药等。其中尤其包括一些能构筑和修复脑组织(细胞)的药物,如卵磷脂(包括磷脂酰胆碱、脑磷脂和鞘磷脂等),这些药物能够修复脑细胞膜因外伤、出血或缺氧而受损,保护神经细胞,加快神经兴奋传导,改善学习与记忆功能。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能促进脑细胞DNA合成、增加脑细胞对氧的利用率和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的药物,以及提供脑组织修复再生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和调节脑神经活动的药物,如古立西(脑酶水解片)和螺旋藻片(胶囊)。此外,还应积极补充多种维生素,如21-金维他。根据医院条件的不同,也可以选择注射针剂(与片剂具有相同的作用),如脑活素、脑多肽、乙酰谷酰胺和胞二磷胆碱等。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