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怎么回事一走路就疼

脚后跟疼,又称为足跟痛,是一种足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足跟着力部分的疼痛,常见于中老年人。那么,脚后跟疼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脚后跟疼的原因

1.脂肪垫萎缩

人体的足跟部分有脂肪垫,能够起到缓冲和保护足跟骨质的作用。如果足底脂肪垫发生萎缩,其缓冲和防止摩擦的功能就会减弱,导致局部容易受到损伤和疼痛。

2.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连接足底的重要组织,它的作用是支撑足弓、吸收震荡和增强弹跳。反复的牵拉和紧张会引起足底筋膜的炎症甚至撕裂,进而导致足跟疼痛。疼痛的主要表现为脚后跟前内侧或脚心部位。

3.过度使用脚

长时间的过度使用脚部会导致脚部疲劳,进而引起脚后跟疼痛。例如,长时间逛街或者穿着不合适的鞋子都会增加脚部的压力和疼痛。

4.骨刺

中老年人常见的足跟痛原因之一是由骨刺引起的。通过X光检查可以观察到足跟骨结节处的骨刺。骨刺的隆起会增加局部软组织的摩擦和磨损,易于引发足跟疼痛。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的严重程度有关。

5.腰椎小关节紊乱

足跟痛和腹股沟痛都可能是由腰椎小关节紊乱引起的牵涉痛。典型的症状是走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或者活动后疼痛减轻甚至消失。通过触诊找到错位的地方,通过调整可以缓解疼痛。

6.损伤

足跟部位的外伤会导致疼痛。此类疼痛通常伴有明确的外伤史,如跟骨骨折、骨裂、跌打等,主要表现为足跟部疼痛、肿胀和压痛,行走困难。

7.穿鞋不当

穿鞋不当是引起足跟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脚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着整个体重,因此鞋子需要提供足弓的充分支撑,使脚掌受力均匀,让韧带得到适当的休息。然而,有些鞋子的设计不能有效地支持足弓,比如长时间穿高跟鞋等,这会导致足部力量集中在某一点,增加韧带的压力,进而引发足跟疼痛。

以上就是脚后跟疼的常见原因。虽然刚开始时人们可能不太重视脚后跟疼,但面对这种疼痛,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首先需要到医院进行确诊,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缓解疼痛。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