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了或蹲久了站起来头晕目眩眼前发黑是怎么回事

在睡醒、久坐、久蹲之后要起身站立时,会突然一阵晕眩。状况轻微的人可能只会短暂地晕个几秒钟就恢复了,但严重者则可能会晕眩而失去知觉,导致摔倒造成脑部或身体受伤!

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姿势性低血压」。为什么有的人起身时轻松而无困难,而有的人却可能感到不适或受伤呢?其实,这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只要身体循环良好,就不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已经有姿势性低血压的人来说,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养成不立刻转换动作的习惯,就能够避免不适或受伤。

姿势性低血压的成因

当我们从卧姿、坐姿或蹲姿转换成起身站立时,虽然这个动作看起来简单,但却需要身体各器官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包括心脏、血管和神经系统等,才能够顺利起身。

当身体要站起来时,心脏必须将足够的血液通过血管送到位于最高处的大脑。此时,血管必须经由神经系统的协调,适当地收缩管径,以使血液能够被输送到更高的位置。然而,如果这些器官的反应太慢,或者无法完成这项功能,大脑就会出现暂时缺氧的现象,引发晕眩或昏倒,即所谓的「姿势性低血压」。

晕眩时该怎么办

当再次发生姿势性低血压引起的晕眩时,建议你立即找个椅子坐下,在家里的话,可以躺在床上,以增加脑部血液循环,减轻晕眩的程度,并避免因晕倒而受伤。

【如何预防姿势性低血压】

一、变换姿势前先「活络筋骨」

无论是在起床前、久坐后、久蹲后要站起来时,都应该先活动一下筋骨,然后再改变姿势,以避免引起姿势性低血压。例如:先将右脚伸直后弯曲,交替进行五次,然后换左脚进行相同的动作;接下来双脚一起进行伸展,然后慢慢坐起来;站起来后不要立即行走,先确保没有晕眩的感觉,然后再开始走路。

二、平时多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既然姿势性低血压与血液循环不良有关,因此,平时多进行一些活动,不仅可以让身体的筋骨保持灵活,也可以使神经系统不容易老化。例如:游泳、慢跑、体操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此外,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保持身体健康和正常新陈代谢的重要方法。只要注意这两个要点,相信不仅姿势性低血压的发生几率会大大降低,您的身体也会变得更有抵抗力。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