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传染病往往在冬季流行。据悉,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健康专家在此提醒,为了避免这种疾病对身体造成伤害,必须做好必要的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
据了解,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这种疾病容易传染给人群中的青壮年,尤其在农村地区。预防应注意室内外环境卫生、食品卫生、食具消毒和食物储藏等工作。
专家介绍,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就是鼠类。发病的过程一般分为潜伏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但出血热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严重疾病,它是可预防、可治疗的。只要对病人采取“四早一就”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减少搬运,就可以很好地预防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头痛、腰痛、咽痛、眼眶痛、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流感症状,应当就近前往医院就诊。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预防这种疾病,健康专家指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措施就能有效地防范出血热。
平时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环境卫生,保持居室干燥通风,不要在床底下堆放无用的杂物和食品。日常产生的垃圾要及时清除。做好食品的健康和卫生工作,食具要注意消毒,食物要安全保藏,杜绝病从口入的情况。粮食和食品应储存在密闭容器中,并加盖以防止鼠类污染,不要将剩余的饭菜直接堆放在一起,必须经加热或蒸煮后才可食用。接触到老鼠咬过的物品后要立即洗手。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和袖口,以防螨类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