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太瘦有什么坏处?

老人太瘦的7种常见危害

易导致体质虚弱

老年人过于瘦弱会导致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容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

警惕营养不良

瘦弱的老人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此外,有些老年人并非天生瘦弱,而是盲目推崇素食,只吃米面、蔬果、豆类等植物性食物,拒绝肉鱼禽类等动物性食物,这些老年人可能存在营养不足、能量缺乏,进而发生贫血、免疫力低下、骨质疏松等问题。

易引发疼痛

脂肪是内脏器官和皮下组织的保护层,起着衬垫支撑、缓解震动的作用。身体精瘦的人由于没有足够的脂肪作为骨骼的缓冲物,长时间坐着时臀部骨骼常常会感到疼痛。由于脚底脂肪垫较薄,走路也会觉得痛。

瘦弱也可能脂肪超标

人们常常将高血脂和肥胖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很多体重较轻甚至消瘦的人,体内脂肪含量同样可能超标,并因此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由于缺乏"胖子们"的警惕性,体重较轻的老年人往往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体检时甚至忽略血糖和血脂的检测,无法及时发现疾病的苗头。建议体重较轻的老年人定期检测血糖和血脂,并少吃油腻食物,每周坚持半小时以上的运动。

易患皮肤病

老年人过于瘦弱,由于皮肤变薄和干燥,皮脂腺分泌减少,容易患上老年性糠疹、皮肤角化症、皮肤瘙痒症等老年性皮肤病。

会延长疾病的康复时间

瘦弱的人由于体内储存的能量物质很少,一旦患病,往往经不起疾病特别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折磨,使得疾病康复的时间延长。

易引起骨质疏松

老年人过于瘦弱还会引起肌肉衰减综合征,成为导致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等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