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饮食原则

马上就要进入五月份了,气候变化多端,天气翻脸比翻书还快。今天艳阳高照,明天可能寒冷多雨。春夏交替之际,疾病也随之而来,所以在这样的时期,我们的饮食也要相应地调整。那么,春夏之交应该吃什么才能养生呢?

1、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要合理

一到假期,不少人喜欢睡懒觉,一觉醒来九、十点,早餐自然也就吃不上了,直接等着中午大吃一顿。这样的做法千万不可取。节日期间一日三餐的热量比例分配要合理,不要不吃早餐而午餐、晚餐超量,这样容易代谢超负荷,导致肥胖。

假期的早餐应以高蛋白食物为主(一袋牛奶、一个鸡蛋和粥),再搭配一点蔬菜和水果,更合理。还可以喝一点咖啡或茶,以便提神醒脑。

建议大家,最合理的三餐热量分配是:早餐占30%,中餐占40%,晚餐占30%。此外,对于想要控制体重、减肥的朋友,还要适当控制每日总热量的摄入,尤其减少花生、核桃、芝麻等热量较高的食物,减少零食的摄入。

2、补充优质蛋白质

春夏交替阳气生发,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开始日趋活跃,增加了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适当摄入肉类、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质,不仅能增强体力,旺盛精力,还因为优质蛋白质中富含可使大脑清醒和警觉的酪氨酸。

建议适量食用豆制品,但应避免聚会时一次性大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否则会造成营养过剩,增加肾脏负担 ,痛风病人更要注意高蛋白物质的摄入。

3、饮食宜清淡温和

中医讲春夏养阳,此时应减少含油类食物的摄入,选用较清淡温和的低脂肪食物。炒菜选用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等植物油,一日不超过25克,少用油炸和油煎食品,避免肥胖、脂肪肝、高血脂等病症的发生。可多吃一些菌类,如黑木耳、银耳、蘑菇、香菇等。

黑木耳富含矿物质钙,而钙对人体肌肉、心、脑等细胞的功能起主导作用;银耳富含银耳多糖,可以提高人体卫士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蘑菇含有蘑菇多糖,可以抵抗绿脓杆菌的侵袭。春季是病毒活跃的时候,很多病毒都会乘虚而入,进入人体内。食用菌类是春天天然的保健营养品,多吃食用菌还可以增加人体抗病毒的能力。

4、多吃高纤维、高矿物质食物

选择高纤维、高矿物质的食物,增加黄绿色蔬菜和时令水果的摄入。不仅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还可以充分满足人体肝脏的需求。荠菜、油菜、芹菜、菠菜、马兰头、枸杞头、香椿、蒲公英等可以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便利尿、醒脾开胃的作用。

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可以祛散阴寒,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可减少感冒的发生。

5、注意主副食搭配

朋友聚餐时,很多人都只吃肉菜不吃主食,这样既不符合养生之道,又不符合营养需要。主食是我们每天能量的主要来源,吃多而消耗少会导致肥胖。但不吃主食又不能获取正常活动所需的足够能量,容易导致身体虚弱无力,只减肥了但没有健康的体质。所以,每餐要保证有适量的主食才能保证充足的体力而又不肥胖。因此,应该多吃主食,少吃副食。

6、注意粗细粮的搭配

现代人对饮食追求精细,偏爱精细粮食而少涉足杂粮。事实上,虽然精米和精面口感好,但在加工过程中去掉了富含B族维生素、钙、锌、铁和膳食纤维的外皮,容易导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而小米、燕麦、高粱、山药、芋头等杂粮的营养素却很丰富。

7、注意荤素搭配

既要有四条腿的猪牛羊肉,又要有两条腿的鸡鸭鹅,还要有一条腿的菌类,和没有腿的鱼类,还要有豆制品和有根、茎、叶、花、果的果蔬,这才算是一桌有营养又健康美味的丰盛餐。一般来说,荤素比例1:4,肉食中四条腿的、两条腿的、一条腿的和没有腿的比例各占1/4。

8、注意酸碱性搭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入的肉类、蛋类、禽类、鱼虾类等酸性食物日渐增多,由此造成人体内环境偏酸性,易导致各种代谢疾病。因此,每日要增加胡萝卜、菠菜、芹菜、花菜、油菜、莴笋、莲藕、柿子椒等时令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和奶类等碱性食品的摄入,由此保持身体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避免疾病的发生。

9、注意干稀搭配

健康的饮食每餐要有干有稀,易于消化。可以采取肉丝、碎肉、烩肉末羹、肉丸子等制法,或与一些富有营养的食物共同炖煮、烩炒,如猪脊骨炖海带、菠菜烩猪肝、莴笋炒肉片、紫菜蛋汤等。总是吃干巴巴的食物对人体肠胃不利,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干稀搭配,不仅能增加饱腹感,还有助于人体消化吸收。要记住“饭前喝汤,苗条健康”。

全部分类